2006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怎么算(原来二十四节气是这样划分的)

2024-09-25 09:23:21 人气:100 次阅读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的含义是“少雨的冬季已过,雨水将逐渐增多”。

二十四节气歌相信很多人都会背,但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每个节气有何含义?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划分的?看了这篇文章,你就知道答案了!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特别密切。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对天文、物候和农业气象的长期观察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并在努力适应天时以搞好农耕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这个二十四节气的系统来。这是我们祖先在历法上的一个独特创造。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代就已有了“二分二至”这四个大节气。当时人利用土圭(一根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来测量日影的长短以确定这四个大节气。

中午土圭影子最短的一天是夏至,最长的一天是冬至;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的季节变换中,土圭影子适中(为夏至和冬至的平均长度)而昼夜平分的那两天就是秋分和春分了。

二至最初分别叫作日永、日短或日长至、日短至;二分则叫作日中和宵中,后统称为日夜分。二分二至之后,又逐渐形成了另四个大节气:四立。

《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启指立春、立夏。春生夏长,古人谓之阳气用事,所以称之为启。启者开也。闭指立秋、立冬。秋收冬藏,古人谓之阴气用事,所以称之为闭。闭者关也。古人认为每逢这八个大节气,史官一定要记下当时的天象,为的是对可能出现的灾荒凶险早作预防。

二十四节气的释义

二十四节气到秦汉时就已完全确立了,一直沿用到如今。现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顺序和相对应的农历月份列表如下:

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原叫启蛰,汉代避景帝刘启名讳而改称惊蛰。二十四节气比较全面而细致地反映了我国一年间主要的气候变化现象,简释如下。

立春:春之始,天气将要转暖。

雨水:少雨的冬季已过,雨水将逐渐增多。

惊蛰:气温逐渐升高,开始打雷,冬眠的动物将被惊起。

春分:白昼与黑夜等分,之后白天将逐渐长起来。

清明:气候温暖,天空清亮明洁,草木开始茂盛。

谷雨:雨量开始增多,有利于谷物生长。

立夏:夏之始,天气将要转热。

小满:夏熟农作物颗粒逐渐饱满,但尚未熟。

芒种:大麦和小麦这些有芒刺的农作物成熟了。

夏至:白昼最长的一天。

小暑:天开始炎热起来。

大暑:天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之始。

处暑:热天行将过去。

白露:有露水出现,天要变凉了。

秋分:白昼与黑夜等分,之后黑夜将逐渐长起来。

寒露:露水带来了寒气,气温逐渐低了。

霜降:开始有了霜,气温更低。

立冬:冬之始,天开始冷了。

小雪:开始有雪。

大雪:雪开始下大,地面有了积雪。

冬至:黑夜最长的一天。

小寒:天开始寒冷起来。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在二十四节气中,古人按上述顺序把从立春开始单数的称为“节气”,简称“节”,如立春、惊蛰、清明,若与月份结合在一起,则立春又称“正月节”,惊蛰又称“二月节”;双数则称“中气”,简称“中”,如雨水、春分、谷雨,与月份结合则又称“正月中”“二月中”和“三月中”。

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视位确定的,所以它们是跟着太阳走的,在太阳回归年上的日期也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清明节每年都在四月五日左右,冬至节每年都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左右。而和朔望月的搭配经常会有变化,这是因为十二个朔望月比一个太阳年少了11天左右,因此同一个节气在某年的日期就要比前一年晚11天左右。比如,2007年的清明节在农历二月十八日,到了2008年就是二月二十八了,刚好晚了11 天。

就每个月的节气和中气来说,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的时间长度大致为30天半,而一个朔望月却只有29天半,因此农历每个月的节气和中气的时间就总要比上个月晚一二天。又由于节气和中气的间距是相等的,因此有时一个朔望月中就可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或只有中气而没有节气。

根据历法的规定,“朔不得中则置闰”,没有中气的月就是闰月。遇到有闰月,农历的年长就有384天左右,比一个太阳年长19天,因此下一年节气的农历时间又将提前19天左右(闰月30-11=19)。

如2006年的“节气”清明是三月初八,按照同一节气在农历某年的日期要比前一年晚11天的规律,2007年的清明应该是三月十八,但2006年是闰年(这一年的八月只有节气白露,没有中气秋分,八月就成了闰七月),年长384天,多了一个月,于是2007年的节气也相应提前了一个月,清明就到了农历的二月十八,与2006年的三月初八相比,刚好提前了19天。

从置闰的月份看,以年中为多,如闰四、五、六月,而闰正月、闰十一、十二月的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略扁的椭圆形,因此一年中地球离太阳就有远近的不同。

近的地方运行快,远的地方运行慢,这就造成了中气到中气的不等的间隔。如,从春分到秋分(二月到八月)要186多,其间两个中气的间隔超过了中气间隔的平均值(30.45日);尤其是夏至到小暑(五月到六月这段时间),两个中气的间隔值最大(31.44日),前后两个中气的间隔也在31天以上,这几个历月中不含中气的机会因此而偏多,这就是四、五、六月置闰次数较多的原因。

而从秋分到第二年的春分只有179天,两个中气的间隔除秋分到霜降为30.37天外,其余都仅为29天多,低于平均值,所以含一个节气的机会较少,置闰的机会当然也就少了。


  • 净水机为什么会有废水产生(为什么家用净水器会产生废水)

    净水机为什么会有废水产生(为什么家用净水器会产生废水)

    净水器的使用,让很多家庭免去了水污染引起的饮水问题,但在净化水的同时,也会产生废水,那为什么家用净水器会产生废水呢,这些废水可以循环利用吗?家用净水器产生废水的原因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净水器产品,只有超滤净水器不会产生废水,其他大多数净水器都是会产生废水,而废水的来源就是净水器滤膜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全部截

    2025-04-01 11:17:03
  • 为什么冬天的太阳不热(冬天的太阳为什么不暖和?)

    为什么冬天的太阳不热(冬天的太阳为什么不暖和?)

    冬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太阳高高挂在天空,发出明亮的光芒。但是,当我们走到阳光下,却感觉不到多少温暖,甚至还会觉得很冷。为什么在冬天,太阳照在身上,还是会感到很冷呢?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它不断地释放出各种各样的电磁波,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等等。这些电磁波就像无形的箭一样,从太阳射向地球,穿

    2025-04-01 09:39:09
  • 软瓷砖为什么流行不开(柔性软瓷砖主要有哪些特点)

    软瓷砖为什么流行不开(柔性软瓷砖主要有哪些特点)

      说到瓷砖想必谁也不会陌生,但要说软瓷砖,了解的又有多少呢?尽管了解的人不多,但是软瓷砖因为与众不同的性能,在建材市场备受欢迎。与普通瓷砖对比,软瓷砖因为表面花纹突出,因此可以表现到更多的立体感。那么,到底柔性软瓷砖具备哪几个方面的特点呢?下面就跟着耐盾软瓷厂家一起来看看。  柔性软瓷砖产品一片仅

    2025-04-01 07:18:25
  • 为什么电磁炉不能用铝锅(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人用电磁炉)

    为什么电磁炉不能用铝锅(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人用电磁炉)

    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食物的厨房电器,它具有加热速度快、操作简单、清洁方便等优点,曾经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近年来电磁炉的使用率逐渐下降,那么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人用电磁炉呢?电磁炉又有哪些优缺点呢?电磁炉的优点:1.加热速度快:电磁炉通过磁场感应原理加热食物,使食物受热均匀,且加热速度相较

    2025-04-01 05:06:08
  • 为什么空调比冰箱费电(最耗电的电器是什么?)

    为什么空调比冰箱费电(最耗电的电器是什么?)

    导语随着家庭中电器数量的不断增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同时也让我们的电费支出增加了许多。那么你知道家中电器中哪一款电器最耗电吗?冰箱只能排第三,第一款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过,下面就来为大家揭晓让电费高的电器都有哪些吧。电路的问题。有些人不喜欢将路由器关掉,认为它的耗电量并不高,也不会烧坏,

    2025-04-01 01:23:58